笔者认为,之所以形成这种差距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:一是国内纺织工业快速成长,纺织工业对纤维量的需求远远大于对质的要求。二是资本的逐利性。在成本、规模已能保证投资收益的情况下,企业显然更乐意将资金用于扩大规模;三是传统发达***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,客观上成为国内企业模仿的对象,致使国内企业自身研发的动力不足。四是差异化、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以纺织外贸加工需求为主,由下游用户和外商提出对纤维品质和规格种类的要求。在长期被动研发的状态下,企业自身研发的方向感缺失、研发能力不足。
未来10年,***化纤工业的格局将继续发生变化,上述因素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。中国纺织化纤工业的发展正从量的增长转向品种、质量的提高,转型升级、创新发展已成为纺织化纤工业发展的主旋律;全球化纤生产进一步向中国转移,传统发达生产***和地区的产能将进一步萎缩,其新产品研发的能力和动力明显不足;中国经济成长步入转型期,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更多地转向内需,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,中产***将逐步成为消费的主体,个性化、差异化产品的需求空间越来越大;随着化纤生产总量的不断提升,国内化纤企业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,在规模、成本无法取胜的情况下,竞争将转向产品的差异化和附加值。当然,国内纺织和化纤制造业自身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,客观上也为化纤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与传统化纤制造强国和地区相比,国内化纤行业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差距,不仅表现在自身研发能力和水平方面,而且表现在对纤维***建设和新产品市场推广的重视程度及能力方面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前一个差距有缩小的趋势,后一个差距则没有明显的改观。两个方面的差距之间其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。行业及企业往往只重视研发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差距,反而忽视了***建设和新产品市场推广的差距,但后一种差距不解决,前一种差距也难以从根本上有所突破。因此,行业亟须从***建设特别是新产品市场应用与推广的角度探讨“十二五”期间化纤新产品开发的思路